保良局東涌護老院 - 參賽作品【短片可按相片旁邊的圖示瀏覽】
廚師:陳玉珠
學徒:
袁浚明(國際廚藝學院 廚藝高級文憑)
李梓顥(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分校 綜合社會及健康服務高級文憑)
作品主題:記憶的味道
主菜:愛心檸檬魚柳(IDDSI等級4及6)
配菜一:情濃羅宋湯
配菜二:咖啡飄香窩夫
創意及設計理念
在四、五十年代,西方文化湧入香港,形形式式的西式美食亦開始出現,惟當時並未普及,屬於較為高價的消費,當時的市民大部分只會在特別日子才會去西餐廳慶祝,例如生日、聖誕節等,當時較出名的西餐廳包括雍雅山房,是粵語長片常見的場景,都令市民非常嚮往。
院舍日常餐膳以中式為主,長者較少機會享受西式膳食,加上吞嚥困難,更難品嘗西方菜式。製作西式的軟餐除了讓長者享受更多美食外,最重要是讓長者可藉此懷緬往事,回味快樂回憶。吃一口記憶中的味道,回憶起舊時片段,縱使環境及人物不復再,仍能憑著記憶的味道細味當年。
背後故事
許婆婆入住院舍多年,丈夫多年前已離世,沒有子女。婆婆年輕時非常摩登,喜歡跳AGOGO及食西餐,最愛甜品配搭一杯香濃的咖啡。婆婆因為中風引致吞嚥障礙,令失去對食的興趣,婆婆仍表現樂觀的性格,被同事滿滿的愛包圍下,每天都展現笑容,但同事發現婆婆的笑容下埋藏著一顆孤獨的心。廚師特別為婆婆研製了西式軟餐,希望透過美食,讓婆婆重拾歡樂。食物選取婆婆喜歡的魚柳,配上開胃的檸檬汁,加上酸酸甜甜的羅宋湯,讓婆婆食指大動,最後以咖啡窩夫作為甜品,讓婆婆回味與丈夫的甜蜜回憶。雖然婆婆未能用言語與我們分享,希望這一份西式軟餐,能勾起婆婆的暖心回憶,陪伴著婆婆繼續積極樂觀面對生活。
院舍的廚師一向以烹調中菜為主,今次設計三道西式軟餐,難道著實不少,不單止烹調方式不同,還要兼顧營養成份,及西餐的款式造形,各方面都花上不少心思。
參賽食譜:
愛心檸檬魚柳 (IDDSI等級4)
材料:
- 龍脷柳 2人份量
- 薯粉 60克
- 檸檬汁 50毫升
- 甘筍 300克
- 西蘭花 300克
- 奶 250毫升
- 無鹽牛油 20克
調味料/醬汁:
- 胡椒粉 1茶匙
- 鹽 1/3茶匙
- 增稠粉 24克
檸檬汁:
- 檸檬汁 150毫升
- 熟水 100毫升
- 吉士粉 10克
- 糖 10克
- 鹽 少許
- 凝固粉(CLEAR) 2-3匙
烹調方法:
- 先將龍脷柳以胡椒粉、鹽醃好,然後蒸熟。
- 薯粉加入牛油及鮮奶攪拌,加少許鹽調味,成幼滑薯蓉。
- 西蘭花切件,加入蒜泥炒熟。
- 甘筍切件蒸熟。
- 龍脷柳,西蘭花,甘筍分別以高速攪拌器成蓉,加入原汁及增稠粉加熱,待涼後倒模。
- 調較檸檬汁加入凝固粉(CLEAR),調較杰度,成醬汁淋上魚面。
愛心檸檬魚柳 (IDDSI等級6)
材料:
- 龍脷柳 2人份量
- 薯粉 60克
- 檸檬汁 50毫升
- 甘筍 300克
- 西蘭花 300克
- 鮮奶 250毫升
- 無鹽牛油 20克
調味料/醬汁:
- 胡椒粉 1茶匙
- 鹽 1/3茶匙
- 增稠粉 24克
檸檬汁:
- 檸檬汁 150毫升
- 熟水 100毫升
- 吉士粉 10克
- 糖 10克
- 鹽 少許
- 凝固粉(CLEAR) 2-3匙
烹調方法:
- 先將龍脷柳以胡椒粉、鹽醃好,然後蒸熟。
- 薯粉加入牛油及鮮奶攪拌,加少許鹽調味,成幼滑薯蓉。
- 西蘭花切件,加入蒜泥炒熟。
- 甘筍切件蒸熟。
- 將龍脷柳切片,西蘭花、甘筍切粒,薯蓉吱花伴碟。
- 調較檸檬汁淋上魚面。
情濃羅宋湯
材料:
- 紅蘿蔔 2-4人份量
- 蕃茄 2-4人份量
- 椰菜 2-4人份量
- 豬肉 200克
- 洋蔥 70克
- 西芹 70克
- 薯仔 70克
- 調味料/醬汁:
- 香葉 2片
- 鹽 1/5茶匙
- 茄膏 4湯匙
烹調方法:
- 蕃茄、薯仔、洋蔥去皮切件。
- 西芹、紅蘿蔔、椰菜切片備用。
- 豬肉洗淨切粒、汆水備用。
- 水滾後加入所有材料,大火煲30分鐘轉中火煲90分鐘。
- 加入鹽,茄膏調味。
- 將湯渣及湯水按1:1比例放入高速攪拌機。
- 攪拌至幼滑成濃湯。
咖啡飄香窩夫
材料:
- 窩夫 2人份量5塊/175g
- 芒果 1個
- 忌廉 少量
調味料/醬汁:
- 即飲咖啡 175ml
- 增稠粉 8克
- 凝固粉(CLEAR) 2-3匙
- 咖啡(飲品) 200ml
烹調方法:
- 預先備妥窩夫,加入即飲咖啡,以高速攪拌機打勻。
- 芒果起肉以高速攪拌機打勻 。
- 窩夫及芒果分別加入增稠粉加熱,待涼後倒模。
- 芒果待涼後切粒鋪上窩夫面,另配忌廉伴碟。
- 咖啡加入凝固粉(CLEAR)調較至合適稀稠度。
保良局東涌護老院 -「食得喜」樂齡美食烹飪大賽2021決賽•參賽作品
煮食片段、 食譜內容、食物的軟硬度、稀杰度、尺寸及測試方法僅供參考。實際情況可能受食材種類、食物溫度、烹調方法、 餵食技巧、 工具及環境等因素影響。患者進食前建議先諮詢言語治療師及相關專業人士意見,評估個人適用的飲食等級,並配合指示進食。